Search

公道三...

新竹人等了三十年的路,不管你是出生在新竹,或者是像我一樣,高中畢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公道三...

新竹人等了三十年的路,不管你是出生在新竹,或者是像我一樣,高中畢業才來新竹念書、工作、結婚、生子的「新竹人」,都該為了這條路終於要開通,而深深感到驕傲。

令人驕傲的是,在法令高度保障私人產權,尤其大埔事件過後,雖然是完全不同內涵的事件,但民間對於徵收、拆遷、協議價構等等,高度不信任的民情之中,拆遷戶及市府仍然能夠互相體諒,每一場公聽會、說明會,每一次的接觸,都能理性冷靜本於事務討論,除了社會,包含雙方對於公道三開通已有及高度共識之外,如何讓住戶「感受誠意」、「感受決心』,是重點中的重點。

過程中不可能沒有紛擾,三十年前為了這條路,許多拆遷戶長輩們還曾經到市府前丟過雞蛋抗議,議員選舉期間,一直到擔任議員之後,我也曾經站在路邊,拆遷戶的門前聽訓過。

民意代表的角色其實有點尷尬,我心裡深知市府逐戶溝通所投入的人員時間精力甚鉅、也知道各項法規修改調整協議價構及拆遷補償費用,已經高過全台其他縣市的各項案件,也不可能無上限。

另一方面,住在南勢眨眼數年,拆遷戶許多都是熟識多年的街坊鄰居,對於「家園」面對迫遷,總是無奈。特別是在忍受近三十年,不敢裝潢、能不維修就撐著、手頭緊迫卻沒辦法用房子抵押貸款等種種窘境,家不像家,每天只有擔心害怕,當然希望補償儘量優待,這是人性使然。

「感受誠意」!

與 林智堅 市長多次針對公道三拆遷補償及安置作業交換心得,市長的結論常常都是:「盡市府所能滿足拆遷戶期待」。依我對他個性中嚴謹程度的認識,他只是太清楚自己的身份並不適合,不然或許也早就講出:「只要錢能解決的,都是小事」這樣的話。這樣的立場,自然能讓拆遷戶感受誠意。

「感受決心」!

歷經三十年,八任市長,每一屆新市長上任,拆遷戶們都要猜測一次市府的立場:「這條路究竟是要開?還是不開?」有別於此,林市府想盡辦法要讓拆遷戶感受公道三開通的重要性及市府的堅決,所以有同仁挨家挨戶拜訪,也才有內政部全國首次都市計畫變更案的聽證會登場。

時至今日,最後一戶也同意讓市府拆除,一路走來,一方面除了感概確實如大家時常笑談,民主社會意見多元,公共建設進展相對困難。一方面更讓人感激,民主社會對於多元意見的「包容」,尊重少數的溝通過程,這得來不易的共識凝聚,才是人類文明世界中最珍貴的果實。

往前走一點,安置基地拆遷戶們的住宅,新家園的重建工程,也陸陸續續完工,前兩天剛好跟市長臉書中提到, 柯建銘 總召服務處楊主任的鄰居,鄭先生聊到,房子快蓋好了,到時入厝,再一起來吃湯圓。

聽到這樣的邀約,其實心中是充滿感激,眼框也微濕了。覺得自己可以住在這裡,見證這麼一件超級高民主素養的事件完成,讓人打從心裡感覺驕傲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新竹市議員 熱血 向前▷ 陳建名
View all posts